小老頭從暑假前從同學那裡學會下西洋棋開始,每天最少都會下一場,週末的桌遊時間也完全被下棋取代。我懂得基本規則,媽媽完全fade out, 所以我是他這4個月的唯一對手。
他對棋的移動邏輯抓的很快,棋譜的notation也很快就懂了(邊寫才發現他這樣就會讀二次元的座標了耶),給他了一些 checkmate 的練習也知道怎麼解,再加上這麼大的練習量,棋力自然升得很快
4個月之後我們的棋力應該算是55波,如果我沒有出大錯,中盤能有優勢的話贏面會大一點。不過他偶爾也會下出好棋,尤其終盤他有優勢的話我很難反轉。這個禮拜學校的西洋棋課終於開始,他有機會多跟其他同學玩,不過似乎他在同齡裡已經找不到什麼敵手,所以10月底準備帶他去個小孩的西洋棋俱樂部試上一節課,希望可以挫挫他的銳氣 XD
他最近覺得在輸棋的話會故意用力丟棄子或是用很不爽的語氣講話,有的時候在贏的時候也會故意不結束遊戲。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太想繼續玩 所以才會這樣act out,如果可以再下一盤的話,他的情緒通常都能很快就再收回認真下棋。
寫了那麼多其實是看到禮拜六的新日劇“二月的勝者” (在講日本小學生為了考中學在補習班裡發生的故事),突然有些感觸。 雖然小老頭應該是不會去考日本中學,但是也不代表我覺得這條路不可行。
或許父母能夠有看到中盤之後的可能性而小孩子可能看不到,並不代表我們就要幫他下指導棋,也不代表我們的決定就是最好的。 給他意見,讓他自己下,自己承擔後果之後學習,下盤棋才能下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