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中也就這樣過了三年。在這個疫情中的一個重大發現是我們全家人都很居家,整天不出門也不會有問題, 所以沒有辦法旅行這件事對我們家的影響很小。 不過終於在今年年底台灣取消隔離對策之後,趁著媽媽也在台灣辦事的時間,就決定回去給奶奶要紅包看孫子。
因為最近日幣狂跌,本來預計在台灣的12天的費用都想用外幣帳戶付, 就帶了一張平常不太用的外幣卡。到的前兩天都是用這張卡付錢,結果沒想到第二天的晚上就發現被盜刷,被迫要停卡。
發現的時候是第三天的早上起來之後看手機,發現半夜在同一個網站同時被刷了兩筆交易。因為偶爾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會有時間差的交易,所以一開始還沒有發現,但是仔細看了一下發現是個蠻大額的消費,加上是個沒看過的美國網站,就覺得不對勁了。 之後確認真的沒有買東西, 再加上網站本身也是有點詭異, 就決定要先停卡了。
停卡的手續其實還蠻簡單的, 就是打電話過去,確認個人資料之後就馬上停卡了。之後看了email其實也看到了銀行有寄出確認信, 可是因為是半夜我沒有拒絕,也就讓交易過了。不過銀行說只需要幾天就能取消交易, 如果在明細單上看到不要太緊張,之後看帳單也是當天就取消了。
停卡之後很多朋友關心到底是怎麼被盜刷的。 因為這張卡我平時不太常用,卻在台灣兩天之後就被盜刷, 所以一開始就在懷疑是不是台灣的商家有問題。但是前兩天有用到卡還離開我的視線的地方就是百貨公司跟會員式的俱樂部,店員的水準應該不會那麼低。利用實體信用卡系統的漏洞的可能性也很小, 所以最後的結論應該是幾個月前在美國網站買東西的時候被盜錄的, 之後好死不死就在台灣的時候被盜刷。仔細想一想可能也比較合理。如果在台灣被盜的話,應該不會馬上就拿去消費。 如果是美國網站被盜錄的話, 在接近聖誕節的時候做了一筆看起來很像訂購假期的交易的確是容易被忽略。
最後新的卡過了幾個工作天銀行先發了一個Virtual Card給我, 新的實體卡到了我回來日本才拿到。在台灣的消費幸好有奶奶的大紅包救援,包下了這次旅行大半的消費跟買給乖孫最貴的東西。 很多朋友們也很熱情的餵食我們,讓我們就這樣快快樂樂的度過了在台灣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