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頭的教育方針
小老頭一直是個很無害的小孩。 一開始的教養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 在他還沒有(辦法)表達出自己的喜好的時候, 基本上就是我們說就算。 但是與其是說定下很多細的規則, 比較像是定下一個大原則, 然後細項可以看情況調整。 只要行為有在我們設定的框架裡, 都是可以讓他自己去嘗試的。 譬如在sleep train的時候, 原則就是要讓他可以自己入睡。 只要把他放上了床 他要怎麼翻滾都可以, 哭的時候也有一定的SOP去處理。 最重要的是盡量要讓我們的行為有一致性, 發生情況A的時候就是用A方法處理, 這樣小老頭才能慢慢熟悉狀況的前因後果。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要他結束什麼行為的時候都會先倒數給他聽。 倒數結束之後就一定停止, 沒有例外。 不過老實說我覺得最大的因素還是性格籤抽得好。 小老頭的行為真的跟一般印象中的小男生不一樣, 是個小心行動的觀察派。 其他小孩在公園繞著跑的時候, 他在樹下看螞蟻。 相對的他fine motor skill (用手指拿東西等等) 也比 gross motor skill (走路 跑步 等等)也發展的快。 所以有朋友說看了小老頭這麼乖才有信心生小孩 XDDD
到了兩歲左右, 會講話/活動力比較高之後, 就開始多注意小老頭表達出的反應。 不過基本的原則還是一樣, 框架會慢慢根據他的成長做調整,但是還是盡量給他多些機會去自己處理自己的事。 最近這兩天晚上要洗澡的時候, 他會開始盧還會哭 (猜測是在加拿大過暑假的時候都給媽媽洗, 現在不想跟爸爸洗 (哭)), 不過基本上澡還是一定要洗, 所以就是等他哭完或是轉移他的注意力, 把他騙進浴室。 而且其實他決定不反抗之後, 在洗澡的時候也不會亂來。 所以他應該只是還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需要時間/幫忙跳出迴圈。只要他心情好的話, 基本上都是能溝通的。
現在小老頭8月準備要開始上學了。 我們決定先讓他去蒙特梭利式的幼稚園, 也是因為我們覺得蒙特梭利教育的大方向跟我們的想法類似,在一定的規範下給他們最大的自由去自己嘗試。在這種環境出來的小孩子應該自主性會比較高, 不管對父母會有多麻煩, 有自己的想法還是好的。 還有就是我也想試驗一些自己對教育的假設。 最近想了一陣子, 把我覺得成功的教育歸納出了三個要素:
同理心 (Empathy):如何從別人的立場去了解一件事情
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如何用邏輯去分析/質疑一件事情
美感 (Aesthetic): 如何建立自己的審美觀去評價一件事情
也希望可以用這三個要素來分析小老頭在蒙特梭利的經驗。 之後有機會再寫些東西。